國家人才激勵政策包括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現代農業人才支撐計劃、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企業自主創新激勵分配、企業技術人員政府特殊津貼和企業股權激勵七部分內容。
一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
政策依據
《關于印發〈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的通知》(中組發〔2012〕12號)
政策介紹
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為“國家特支計劃”杰出人才和領軍人才授予“國家特殊支持人才”稱號,頒發“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證書”。
統籌國家重大人才工程支持經費、國家科技計劃專項經費和相關基金,為“國家特支計劃”杰出人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教學名師安排每人不高于100萬元的特殊支持,用于自主選題研究、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等。
計劃由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領導實施。成立由中央組織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資委、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等部門有關負責同志組成的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設立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專項辦,負責計劃實施的日常具體工作。
領導小組在有關部門設立評選平臺,組織開展相關類別人才的申報和初選??萍疾吭O立杰出人才、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等評選平臺;中央宣傳部設立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評選平臺;教育部設立教學名師評選平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設立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評選平臺;中央組織部設立青年拔尖人才評選平臺??萍疾?、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開展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的申報初選工作。
申報名額
1.“國家特支計劃”杰出人才。計劃支持100名,每年遴選一批,每批10名左右。
2.“國家特支計劃”領軍人才。計劃支持8000名,每年遴選一批,每批800名左右。
3.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支持3000名,每批300名左右。
4.科技創業領軍人才。計劃支持2000名,每批200名。
5.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計劃支持1000名,每批100名左右。
6.“國家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計劃支持2000名,每年遴選一批,每批200名左右。
申報流程
二 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政策依據
《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國科發政〔2011〕538號)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政策介紹
到2020年,推進計劃的主要任務是:
1.設立科學家工作室。
2.造就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3.扶持科技創新創業人才。面向科技型企業,每年重點扶持1000名運用自主知識產權或核心技術創新創業的優秀創業人才。
4.建設重點領域創新團隊。依托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國家重點工程和重大建設項目,建設500個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5.建設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以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園區為依托,建設300個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申請條件
1.科學家工作室
?。?)科學家工作室實行首席科學家負責制。首席科學家原則上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研究方向處于我國具有相對優勢的世界科技前沿領域;
取得了國內外同行公認的突出成就,具有發展成為世界級科技大師的潛力;
能夠堅持全職潛心研究;
堅持科學精神、品德高尚。
?。?)科學家工作室應具備以下條件:
有具體的科研規劃、建設方案和部門(地方)支持措施,加強與國家相關人才計劃的銜接。
2.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在科技前沿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取得高水平創新成果,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具有主持承擔國家或地方重要科技項目的經驗;
?。?)表現出較強的領軍才能、團隊組織能力;
?。?)擁有博士學位或副高級以上職稱,年齡在45周歲以下。
?。?)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由有關部門、省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重點科研基地等限額推薦或知名專家特別推薦??萍疾拷M織專家進行咨詢論證,經公示無異議后批準支持。
3.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科技型企業的主要創辦人,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和較強的創新創業精神;
?。?)企業創辦不足5年;
?。?)企業擁有核心技術或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企業具有較好的經營業績和成長性;
?。?)科技創新創業人才由省級科技行政管理部門限額推薦,科技部組織專家咨詢論證,經公示無異議后批準支持;
?。?)同等條件下,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項目承擔單位的主要創辦人、法人科技特派員的法人代表以及“千人計劃”創業人才入選者優先。
4.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原則上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所從事科研工作符合國家、行業重點發展方向和長遠需求;
?。?)具有承擔國家重大科研課題、重點工程和重大建設項目的經歷;
?。?)團隊創新業績突出,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團隊組織結構合理、核心人員相對穩定;
?。?)團隊具有明確的創新目標和科研規劃;
?。?)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由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重點工程和重大建設項目牽頭組織單位擇優限額推薦,科技部組織專家咨詢論證,經公示無異議后批準支持。
5.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牽頭單位為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園區;
?。?)牽頭單位應有豐富的科技資源、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良好的人才培養基礎;
?。?)牽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緊密結合的人才培養機制,積極開展國際化人才交流與合作培養;
?。?)牽頭單位建立了科教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共享的機制;
?。?)在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方面先行先試,能夠發揮較強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
?。?)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由部門和地方擇優限額推薦,科技部組織專家對基地建設方案進行論證,經推進計劃部際協調小組批準后建設。
三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
政策依據
《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實施方案》(人社部發〔2011〕112號)
《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政策介紹
圍繞我國經濟結構調整、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在裝備制造、信息、生物技術、新材料、海洋、金融財會、生態環境保護、能源資源、防災減災、現代交通運輸、農業科技、社會工作等12個重點領域,開展大規模的知識更新繼續教育,每年培訓100萬名高層次、急需緊缺和骨干專業技術人才;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現有施教機構,建設一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
重點項目
1.高級研修項目
每年舉辦200期左右國家級高級研修班,培養1萬名左右高層次人才,建設一支素質優良、創新能力強、具有較強竟爭力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2.急需緊缺人才培養培訓項目
在12個重點領域和現代物流、電子商務、法律、咨詢、會計、工業設計、知識產權、食品安全、旅游等9個現代服務業領域,以更新知識、掌握先進技術、提升專業技術水平為主要內容,實施短期培訓項目,培養培訓急需緊缺人才。全國每年培訓80萬名。
3.崗位培訓項目
組織開展人才理念更新、知識更新拓展、科學精神和職業道德養成、實踐能力提升、團隊合作、技術適應、創新創業等能力提升訓練,全國每年培訓19萬人。
4.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建設項目
確定200家左右的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現有施教機構,根據工程培養培訓任務要求,分期分批推動基地建設。
四 企業自主創新激勵分配
政策依據
《關于企業實行自主創新激勵分配制度的若干意見》(財企〔2006〕383號)
政策介紹
1.企業應當建立內部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依法劃清企業職工職務技術成果與非職務技術成果的界限。
2.企業內部分配應當向研發人員適當傾斜,可以通過雙方協商確定研發人員的工資報酬水平,并可以在工資計劃中安排一定數額,專門用于對企業在職研發人員的獎勵。
3.企業在實施公司制改建、增資擴股或者創設新企業的過程中,對職工個人合法擁有的、企業發展需要的知識產權,可以依法吸收為股權(股份)投資,并辦理權屬變更手續。
4.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且近3年稅后利潤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占實現轉化前凈資產總額30%以上的,對關鍵研發人員可以根據其貢獻大小,按一定價格系數將一定比例的股權(股份)出售給有關人員。
5.高新技術企業在實施公司制改建或者增資擴股過程中,可以對關鍵研發人員獎勵股權(股份)或者按一定價格系數出售股權(股份)。
6.企業按照本意見第三條至第六條實行激勵分配制度的,應當擬訂具體的實施方案,經股東會或履行股東職能的相關機構審議通過后,與激勵對象簽訂協議。
7.企業應當在年度財務會計報告中,對企業實行自主創新激勵分配的相關財務信息予以充分披露。
五 企業技術人員政府特殊津貼
政策依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繼續實行政府特殊津貼制度的通知》(中發〔2011〕12號)
政策介紹
1.每兩年選拔一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對經批準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國務院授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政府特殊津貼證書,由國家一次性發給人民幣20000元,免征個人所得稅。
2.對1995年以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人員,仍按月發放政府特殊津貼。
申請條件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人員選拔條件:
1.專業技術人才
在專業技術崗位上工作的在職人員;近5年來專業技術業績、成果和貢獻突出,并得到本地區、本系統同行專家的認可,一般應具有高級職稱,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在自然科學研究中,學術造詣高深,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事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的帶頭人;或者研究成果有開創性和重大科學價值,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公認,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在技術研究與開發中有重大發明創造、重大技術革新或解決了關鍵性的技術難題;或者長期工作在工農業生產和科技推廣第一線,有重大技術突破,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和國民經濟發展;或者在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和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推廣中業績突出,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長期工作在醫療衛生工作第一線,醫術高超,治療疑難、危重病癥成績突出;或者在較大范圍多次有效預防、控制、消除疾病,社會影響大,業績為同行所公認。
?。?)在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為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提供基礎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學理論依據,具有特殊貢獻。
?。?)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成績卓著,對社會發展和學科建設做出突出貢獻,是學科領域的學術帶頭人。
?。?)在宣傳文化領域,成績卓著,對經濟社會發展、精神文明建設、學科建設、宣傳文化領域改革創新和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突出貢獻,是本領域的帶頭人。
?。?)長期工作在教育、教學、教練執訓工作第一線,在所從事的學科教學和教練執訓領域中,能力和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起到帶頭和示范作用,并為同行所公認。
?。?)在其他行業、領域為經濟社會發展、民生建設做出突出貢獻。
2.高技能人才
長期工作在生產服務崗位第一線,技藝精湛,貢獻突出,一般為高級技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或具有相應高級職業技能水平,并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獲得過中華技能大獎、高技能人才楷模、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或?。ㄐ袠I)技能人才表彰,業績突出,影響廣泛。
?。?)在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或有重大技術革新,產生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本企業、同行業中具有領先的技術技能水平,并在某一生產工作領域總結出先進的操作技術方法,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并取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本職業(工種)中具有某種絕招絕技,在國際國內產生重要影響,并在帶徒傳技方面成效顯著。
?。?)實踐經驗豐富,并能解決生產過程中的重點或關鍵性技術難題,業績突出。
選拔辦法
1.人事部根據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各學科領域高層次人才的分布情況,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下達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選的控制指標數。
2.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人民政府人事廳(局)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人事司(局)組織實施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的選拔和推薦工作。
3.基層單位按照隸屬關系和有關要求,逐級向上級人事部門推薦人選。在選拔過程中,要認真組織同行專家評議,聽取有關人員的意見,增加選拔工作的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開。
4.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副省級城市人民政府人事廳(局)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人事司(局)根據選拔條件和控制指標數,對推薦人選進行審核、平衡,報本地區黨委、政府或本部門領導核定并進行公示后,將人選名單和有關材料報送人事部。
5.人事部會同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等有關部門對各地區、各部門推薦的人選進行審核,并將確定的人選名單報國務院審批。
六 企業股權激勵
1.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
政策依據
《關于股權激勵有關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461號)
《關于中關村、東湖、張江國家自主創新試點地區和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有關股權獎勵個人所得稅試點政策的通知》(財稅〔2013〕15號)
政策介紹
試點地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轉化科技成果,以股份或出資比例等股權形式給予本企業相關技術人員的獎勵,技術人員一次繳納稅款有困難的,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可分期繳納個人所得稅,但最長不得超過5年。
申請條件
?。?)對企業科技成果研發和企業化作出突出貢獻的技術人員,包括企業內關鍵職務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項目的負責人、對主導產品或者核心技術、工藝流程做出重大創新或者改進的主要技術人員,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研究開發和向企業轉移轉化科技成果的主要技術人員。
?。?)對企業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經營管理人員,包括主持企業全面生產經營工作的高級管理人員,負責企業主要產品(服務)生產經營合計占主營業務收入(或者主營業務利潤)50%以上的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
2.國有高新技術企業股權激勵
政策依據
《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48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中發〔1999〕14號)
政策介紹
股權激勵的對象是對試點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試點企業股權激勵方式包括獎勵股權(份)、股權(份)出售、技術折股。
申請條件
?。?)開展股權激勵試點的企業,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佼a權清晰,法人治理結構健全;
?、诮?年來,每年用于研究開發的經費占企業當年銷售額5%以上,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10%以上,高新技術主業突出;
?、劢?年稅后利潤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占企業凈資產總額的30%以上;
?、芙⒘艘幏兜膯T工效績考核評價制度、內部財務核算制度,財務會計報告真實,近3年沒有違反財經法律法規的行為;
?、萜髽I發展戰略和實施計劃明確,經專家論證具有高成長性,發展前景好。
?。?)股權激勵的對象是對試點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
?、賹ζ髽I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是指企業關鍵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開發項目的負責人,對企業主導產品或核心技術做出重大創新或改進的主要技術人員;
?、趯ζ髽I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經營管理人員,是指參與企業戰略決策、領導企業某一主要業務領域、全面負責實施某一領域業務工作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
3.中央科研設計企業中長期激勵
政策依據
《關于〈中央科研設計企業實施中長期激勵試行辦法〉的通知》(國資發分配〔2007〕86號)
政策介紹
激勵方式包括績效獎勵、技術獎勵(分成)等非股權激勵方式,以及知識產權折價入股、折價出售股權(股份)、獎勵股權(股份)、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等法律、行政法規允許的股權激勵方式。
申請條件
?。?)產權清晰,主業突出,發展戰略及實施計劃明確,技術在資產增值中作用明顯;
?。?)內部控制制度和績效考核體系健全,崗位職責清晰,基礎管理制度完善,勞動用工、績效考核和收入分配制度符合市場競爭要求,人工成本(職工薪酬)管理規范,不再單獨計提技術獎酬金和業余設計獎;
?。?)企業近3年財務會計報告經過中介機構依法審計,被出具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
?。?)連續3年經營業績增長顯著(國資委監管企業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達C級及以上),沒有違法違規行為;
?。?)實施獎勵股權(股份)、股票期權、限制性股票為股權激勵的科研設計企業應是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外部董事(含獨立董事)占董事會成員半數以上的公司制企業。
?。?)以企業近3年凈資產增值額實施中長期激勵的科研設計企業,近3年稅后利潤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應占企業凈資產總額的30%以上,且實施中長期激勵時上年經濟增加值(EVA)為正值、當年年初未分配利潤沒有赤字。
4.轉制科研機構產權制度改革
政策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體改辦等部門關于深化轉制科研機構產權制度改革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3〕9號)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中發〔1999〕14號)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48號)
政策介紹
在公正、公平的條件下,鼓勵經營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持有較大比重的股份。轉制科研機構改制時,原則上不再新設職工集體股。由于歷史原因已經設立的,要規范和完善管理辦法?,F有集體股可用于以后加入企業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的股權激勵;也可本著自愿協商的原則,由本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和科技人員購買,其余部分吸引其他資本認購。
轉制科研機構改制可對有貢獻的職工特別是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實行股權激勵,具體辦法按照《國務院辦公廳轉發財政部科技部關于國有高新技術企業開展股權激勵試點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2〕48號)執行。
申請條件
?。?)產權清晰,法人治理結構健全。
?。?)近3年來,每年用于研究開發的經費占企業當年銷售額5%以上 ,研發人員占職工總數10%以上,高新技術主業突出。
?。?)近3年稅后利潤形成的凈資產增值額占企業凈資產總額的30% 以上。
?。?)建立了規范的員工效績考核評價制度、內部財務核算制度,財務會計報告真實,近3年沒有違反財經法律法規的行為。
?。?)企業發展戰略和實施計劃明確,經專家論證具有高成長性,發展前景好。
?。?)股權激勵的對象是對試點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經營管理人員(以下簡稱"有關人員")。具體范圍由試點企業股東大會或董事會決定。
?。?)對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是指企業關鍵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開發項目的負責人,對企業主導產品或核心技術做出重大創新或改進的主要技術人員。
?。?)對企業的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經營管理人員,是指參與企業戰略決策、領導企業某一主要業務領域、全面負責實施某一領域業務工作并做出突出貢獻的中、高級經營管理人員。